發布日期:2025-9-25 8:59:35 信息來源:本站原創
礦用單體液壓支柱作為煤礦井下工作面核心的支護設備,被譽為礦工生命的“守護神”。其性能的完好與操作的規范,直接關系到整個采煤工作面的安全生產與礦工的生命安全。因此,掌握其正確操作方法和嚴格遵守安全注意事項,是每一位井下作業人員的必備技能和職責。
一、 操作前的細致檢查:筑牢第一道道防線
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”。在支柱下井使用前,必須進行全方位的檢查,這是確保安全的第一步。
1、外觀檢查: 仔細檢查支柱缸體、活柱表面是否有明顯的彎曲、凹陷、劃傷或銹蝕。任何結構性損傷都可能極大降低支柱的支撐強度,埋下安全隱患。
2、密封性檢查: 重點檢查所有密封圈是否完好,有無漏液跡象。可將支柱直立,手動操作升柱,觀察各連接處是否有液壓油滲出。密封不嚴的支柱嚴禁下井。
3、三用閥檢查: 三用閥是支柱的“心臟”,必須檢查其安裝是否牢固,卸載手柄是否靈活可靠,確保安全閥的額定工作壓力符合規程要求。
4、零部件檢查: 確認支柱的底座、頂蓋、手把體等零部件齊全、完好,連接可靠。檢查乳化液泵站的壓力是否穩定在額定范圍(通常為15-20MPa),輸液管路是否潔凈、無破損。
二、 井下操作的規范流程:步步為營,安全為先
井下操作必須嚴格按照“由下至上、由老塘向煤壁”的順序進行,并遵循以下步驟:
1、清理柱窩: 將支柱放置處的底板浮煤、浮矸清理干凈,盡量找至實底。若底板松軟,必須在底座下墊設木鞋或鐵鞋,防止支柱鉆底,保證其初始支撐力。
2、正確立柱與供液:
· 將支柱直立放在堅實的柱窩內,使頂蓋與頂板接觸良好。
· 將注液槍的套筒套緊三用閥的注液閥座上,確保連接嚴密。
· 扳動注液槍手把,向支柱內注入高壓乳化液。此時活柱勻速上升,直至頂蓋與頂板嚴密接觸。
3、實現初撐力: 這是關鍵一步!當頂蓋接觸頂板后,必須繼續持續供液2-3秒,并保持一定的壓力(約4-5秒),使支柱對頂板產生足夠的初撐力(一般要求不低于90kN)。初撐力不足是導致頂板早期下沉和離層的主要原因。
4、安全卸載與回柱:
· 回柱時,操作人員應站在安全地點,使用長距離卸載工具(如長繩或專用手柄)操作三用閥的卸載手把。
· 嚴禁身體正對或靠近卸載口,以防高壓液體或碎矸噴出傷人。
· 待柱內液體排盡,活柱落下后,方可緩慢將支柱撤出。
三、 至關重要的安全注意事項:血的教訓不容忽視
1、嚴禁超高使用: 支柱的較大大支撐高度必須留有至少100mm的余量,絕不允許活柱完全伸出。否則,支柱會失去穩定性,極易被壓死或損壞。
2、嚴防“死柱”: 一旦發現支柱因頂板壓力過大而無法正常收回(即“死柱”),必須先打設臨時護身柱,采取挑頂、臥底等安全措施卸壓,嚴禁用炮崩或其他機械方式強行回撤。
3、保持支護剛度: 工作面內所有支柱應打成一條直線,并確保迎山有力(有一定角度的迎山角,以抵抗頂板來壓時的水平推力)。要及時更換失效柱、漏液柱。
4、遠距離操作原則: 無論是升柱、卸柱,還是在壓力異常的區域作業,人員都必須選擇頂板完好、支護完整的的安全地點,實行遠距離操作。
5、液源保障: 必須使用符合要求的乳化液配比,防止液體腐蝕支柱內部元件。泵站壓力必須穩定,避免因壓力不足導致支護強度不夠。